.jpg)
美国5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 突破2.7%,创下2008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另外以铜为 代表的 大宗商品价格也在不断向上突破,5月5日,伦铜突破10000美元大关,接近创纪录高位。
大宗商品现货指数本周一度攀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因对经济增长的押注刺激了需求,而恶劣的天气不利农产品,且运输瓶颈压缩了供应。
对于 挪威、 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的大宗商品 出口国而言,商品价格的 上行就意味着经济景气程度的提升。
因此,此类 国家将有可能比欧美更早进入 加息周期。
挪威央行已经预计将在下半年启动加息,澳洲、新西兰和加拿大的加息时点可能也会比美联储更早,预计在未来1—2年内,大宗商品出口国将进入加息周期。
加拿大央行此前已经将加息指引前移至2022年底,周四早些时候挪威央行也表示疫苗接种的进展将允许他们维持年底加息的预期。
英国央行 放缓 购债 步伐,但强调 货币政策立场未变.英国央行放缓了其万亿美元购债 计划步伐,并预计英国将更快地从新冠疫情引发的经济滑坡中复苏,但强调此举并非收紧货币政策。
总裁 贝利表示,看似 经济复苏势头将比之前预期的更强劲,失业率也更低,这是个好消息。
央行表示,将把每周购债 规模从目前的每周44亿英镑降至34亿英镑。
政策决定公布后,英镑应声下跌,但随后兑美元走高,兑欧元回升。
央行宣布,维持指标 利率在纪录低点0.1%不变,维持8,950亿英镑(1.24万亿美元)的购债计划总规模不变,符合路透调查的经济学家的预估。
中证报则援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王一鸣称, 4月金融数据显示金融体系对 实体经济仍然保持较强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贷款总量保持平稳增长,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 融资需求。
另一方面,贷款的期限和投向结构也是 比较好的。
”央行数据还显示,4月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85万亿元,明显低于此前2.25万亿元的调查中值,比 上年同期少1.25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296.1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
中国央行周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指出,要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兼顾当前和长远,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三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委会指出,要有效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