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全球应对疫情和各种 经济并发症,采取/无痛疗法/,以牺牲长期利益来弥补短期损失。
在大数据时代,风险管控水平和 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反周期太多,导致没有周期。
虽然在可 预见的几年内不会出现危机,但经济长期衰退的 大趋势逐渐明朗。
正如大家所 预料的那样, 中国经济从高速 增长回落到中速增长,从整体性上升转变为结构性上升,从而进入 分化时代。
然而,在 全球经济的 角力中,中国的竞争力正在上升。
因此,我们应该乘势而上,加大 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和速度,否则就要承受美元/套利/的压力。
中央结算公司近日公布的 债券 托管量数据显示, 4月境外机构人民币(6.4345,0.0053,0.08%)债券托管 面额较 3月增加648.59亿元,显示 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积极性上升。
专家认为,这与中美国债收益率差重新小幅走阔、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重归升势有关。
中短期内,外资加大在中国金融市场参与力度的趋势不会改变。
外资重新加大增持力度 5月10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为32219.45亿元,较3月末增加648.59亿元。
而3月末较2月末增加值为46.17亿元,这反映出外资加仓 中国债券的积极性有所上升。
从券种看,4月末与3月末相比,境外机构人民币债券托管面额增长最多 的是国债,增长517.35亿元;其次为政策性银行债,增长61.91亿元。
从面额占比看,增长最多的是国债,占比扩大0.34个百分点;其次为商业银行债券,占比扩大0.08个百分点。
4月,境外机构买卖中国债券十分活跃。
债券通公司报告显示,4月债券通交投稳步增长,共计成交5340笔、5192亿元人民币,日均成交247亿元人民币。
其中,4月21日交易量达496.1亿元人民币。
由于3月外资加仓量远低于年初两个月,一度引发部分外资可能“离场”的担忧。
但4月外资加仓量回弹,有助于打消市场这一疑虑。